車子越過4千多米的高處後
梅里雪山已悄悄出現在眼前
雖然峰頂遮著厚厚的雲層
那壯闊的氣勢早已讓人屏息以待
「你說你,想要逃,偏偏注定要落腳…」張宇的歌聲從大巴前的螢幕傳來
早上8點,我們已經坐上往德欽的巴士,
大部份會來德欽的旅客,多是為了去飛來寺拍攝「梅里雪山」的照片
尤其是秋冬之際,道路還可以通行,而且天氣又是乾季,正是拍攝雪山最佳的季節
梅里雪山腳下的「雨崩村」,因為進去不易,原本是世外桃源,
但這幾年開始也漸漸變成大眾化路線,開始有旅行社包團來這裡旅行
而我們,一樣是為了雨崩村,也千里迢迢坐車來德欽
巴士離開中甸時,才看清楚這片溼地草原有多麼廣大
曾經在書上看過 「我們永遠看不見世界的真貌,我們只看到我們想看的世界」
很慶信自己能夠來這裡走一次,更清楚了大陸的情形,也更清楚自己想追求的東西
車子依然使力地往上爬坡中
(長江第一彎)
隨著高度愈來愈高,路上看到的喇嘛也愈來愈多
這樣的場景,令人想起「旅行者與魔術師」
簡單的手法,簡單的故事,讓片中的男主角,從一心想去美國,到最後知道自己想要追尋的是什麼
如果可以在生活中品味那簡單的純真,或許就是最幸福的事了
就像那公路上專心的巴士
路旁虔誠的喇嘛
以及長江上滾滾的河流
都是最簡單的幸福
看到前方雪山的出現
我們已經越過白馬雪山保護區,邁向梅里雪山的方向
車上的遊客,紛紛被眼前的雪山雪景所吸引
興奮的老先生,直接請司機在路旁停車讓我們拍照
於是,車一停,7~8個遊客拿著相機又跑又跳的下車猛拍照
就連車上的白髮老外也是興奮莫名
事後才知道,原來這時看到的,就是梅里雪山
總算在開了快6個多小時後,來到了德欽,
從德欽還要再包車半小時才會到今晚的住宿地--飛來寺
嚴格來說,飛來寺是個地方,因為那裡有間飛來寺,所以就統稱之
並不是真的要去住寺廟
在進城前的塞車之際,剛好讓我們開始找等一會的包車同伴
一個香港大叔、一對老外夫妻、一個老外獨行者,還有一個退休大叔
大家的目標幾乎都是雨崩,所以都是要去飛來寺,剛好包了一台車
就這樣,不知不覺大夥又聊了開來
只是,外國人還可以跑到雨崩,我真的是相當佩服…
怎麼老外總喜歡去一些旅行書上很少介紹的不熱門景點呢? (其實也是算另類熱門啦)
最可怕的是,中文又不是很溜,還敢跑來這種地方,真是太佩服了
藏人包車就是這樣
車子順便會跟客棧老闆熟識,就載到各自熟的地方
不過也真的是房間景色不錯,價位也還可以接受
於是就落腳在梅里客棧
至於這裡,吃的東西就普普通通了
房間裡的景色,往外看真的是一級棒
完全沒有遮敝物
晚上跑去看「梅里雪山記錄片」
主要是記錄之前日本登山隊來攀登卻遇上重大山難的情形
也透露了藏人們對於神山的尊敬
現在的人總是想爬上山頭去征服什麼似的
但藏人們對於山,不是爬到山頂,而是「轉山」
對著山轉一圈,沒有征服的意味,而是顯出對山的尊敬
或許,這也是另一種思考的態度
不僅是對於山,也對於每一個人
直到夜暮低垂,雲層依然厚實
心中依然期待著明天的日照金峰
懷著對神山的尊敬,想著那日本登山隊的情形
黑夜中的窗外,似乎雨又下了起來